数据治理:现状、框架与提升投入产出比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有效的数据治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决策质量,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实现成功的数据治理并非易事,它需要企业在多个方面进行深思熟虑和精心规划。目前根据McKinsey 的估计,一个中等规模的金融机构每年在数据治理上的投入大约在2000 万到5000 万美元之间。另一方面,在作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后,企业面临的数据问题和挑战似乎并没有减少,治理效果与预期之间似乎总是存在差距。据Gartner 的估算5,企业每年因为数据质量问题而需要付出平均约为1290 万美元的额外成本。
本文将从数据治理的基本现状出发,探讨数据治理的基本框架,并提出如何提升数据治理的投入产出比,以期为企业在数据管理领域提供指导和参考。
01
—
数据治理的现状
数据治理项目是一项复杂且比较难以成功的项目,如何说它难以成功,是目前的数据治理的项目的常见现象是:在经历多年的数据治理之后,相应的数据治理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取得的治理效果或收益却不尽如人意。
如下是常见的数据治理项目的情况:
图来源:《【IBM】谋定后动,强化共识聚焦主数据,全面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以上两张图说了数据治理项目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收益模型上的差异。
初始投入:在数据治理的初期,企业需要进行较大的投入来建立治理框架和基础。 持续优化: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企业通过优化流程和技术,逐渐降低边际成本。 收益递增:在某个时间点之后,治理带来的边际收益开始超过边际成本,实现正向收益。
持续增长的投入:在多年的数据治理实践中,企业发现需要持续增加投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数据环境和技术需求。 收益增长缓慢:尽管投入不断增加,但治理效果的提升并不明显,导致收益增长缓慢。 成本效益不匹配:治理成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益的增长,导致成本效益不匹配。
而导致现实模型的收益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原因:
02
—
数据治理的基本框架
数据治理的基本框架
数据架构(Data Architecture)
数据架构是数据治理的基础,它定义了数据存储、组织和流动的方式。这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数据仓库、数据湖等技术架构,以及数据集成和交换的策略。
元数据管理(Metadata Management)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数据的上下文和含义。有效的元数据管理有助于组织理解数据的来源、用途和关系,支持数据的发现、检索和分析。
数据标准(Data Standards)
数据标准确保数据在整个组织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包括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格式、编码规则和术语等。数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减少数据错误和歧义。
数据模型(Data Modeling)
数据模型是数据结构的蓝图,它定义了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和属性。良好的数据模型支持业务需求,促进数据的整合和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数据质量管理(Data Quality Management)
数据质量管理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和时效性。通过监控、评估、清洗和改进数据质量,组织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支持有效的业务决策。
03
—
企业内部数据治理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
1. 高层支持与领导力
2. 明确的数据治理策略
3. 组织结构与角色定义
4. 技术基础设施
5. 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
6. 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
04
—
如何提升数据治理的投入产出比
1. 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和原则
2. 依据数字化转型的资产蓝图设定目标
3. 获得业务方的支持
4. 制定合理的数据治理策略
5. 利用技术和自动化工具
6. 强化数据治理的组织结构和流程
7. 培养数据文化
8. 监控和评估数据治理绩效
如需数据行业交流,可加入【数据行业交流群】社群,长按以下二维码加入专业微信群,AIGC应用开发交流入群备注AIGC应用
往期数据平台历史热门文章:
基于DataOps的数据开发治理:实现数据流程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往期AIGC历史热门文章: